達德拉凡‧伊苞(Dadelavan Ibau)和撒古流‧巴瓦瓦隆一樣出生於屏東縣三地門的排灣族部落。早年的田野調查經驗成為她日後創作的養分,後來更加入「優人神鼓」並致力於劇場表演與擊鼓教授。對伊苞來說,寫作所代表的意義是深刻的,是她人生歷程的記錄與詮釋,而擊鼓則是她與生命的對話及自我的釋放。
【得獎感言】
我在「優人神鼓」打鼓這麼多年,然後到世界各國去表演,我深深的感覺到,打鼓,真的是很好的一件事情。
像我這種貪生怕死的人,怎麼會可能會到監獄裡去教打鼓?為了讓這些年輕人學習到生命與藝術的結合,所以「優人神鼓」才讓我這樣一個從打鼓中覺悟到生命的人過去教導他們。從這些孩子的身上,我有一個很深的體悟——原諒。他們雖然犯了錯,但就是原諒並且接納他們。
在埔里的山上,住在深山裡的賽德克部落裡有一群很奔放的小孩,每個星期一我可以花一整天和他們打鼓。他們就像我小時候一樣,是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孩子。到了星期二我到了彰化監獄去,雖然這群孩子是在監牢裡面,但我從他們身上發現一個相同的特質,那就是天真、單純,就像一張白紙一樣,我從他們身上學習到很多。
剛開始上課的時候,裡面的官員都很緊張,因為這些孩子都是很強壯的年輕人,當我在講話的時候他們全部會圍過來,就像小朋友一樣,沒距離的溝通。有人問我會不會害怕,我說,如果怕就不會去了。事實上這些孩子就像我的兄弟一樣,都是非常善良的。因此我也希望大家能去多多關心這些孩子,不管是在深山部落裡,或是在彰化監獄裡。
更多達德拉凡‧伊苞
照片提供/ 達德拉凡‧伊苞
本文亦見於2011年4月號《人籟論辨月刊》-時間.夢境.狂想曲
想知道更多精采內容,歡迎購買本期雜誌!
您可以選擇紙本版,PDF版,或線上訂閱人籟論辨月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