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七年後,利氏學社與國家圖書館合作,於2010年共同設立了屬於所有台灣人的「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」(參閱《人籟》2010年五月號),期待一向忽略太平洋世界的台灣人,也能夠擁有一個學習領悟大洋文化的閱讀與思索空間。然而在實體的場所之外,知識的傳播與交流,需要的是聚集懷抱同樣憧憬的人共同努力,於是利氏學社致力於集結各方資源,在2010年獲得許多學者與機構的響應,共同成立了「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」。
在台灣,太平洋研究還是個新興領域,研究者屈指可數,然而這也意味著海闊天空的未來和無限的可能。這個學會的成立本身便打破了傳統的「太平洋觀」:太平洋不只是海洋島民的家園,也是大洋邊緣的島民(台灣人)可以望見的「世界的開始」。新生的「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」將於二月舉辦「探索太平洋」研討會,邀集世界各地的太平洋研究者,共同參與由台灣觀察感知的太平洋。台灣島是歐亞大陸與大平洋縫合線(東亞島弧)的最高峰,也是迥異文明的交會點,既是南島語族的原鄉,也曾是歐亞殖民勢力的角逐場,如今更是許多東南亞移民的家園。在這樣有著多元豐富歷史的島嶼上,我們眺望並思索太平洋,自然也有著與世界其他地方不同的觀點和體會。因此,在本期專輯的尾聲,當我們似乎已在圖文之間完成了一次航向世界之旅,我們還要邀請讀者共同參與二月的太平洋國際研討會,透過面對面的文化交流,擁抱又一個「世界的開始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