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思齊在媽媽(沐鈺)的鼓勵和教導之下,開始閱讀泰戈爾與冰心的詩集。在初一語文的課堂上,她向大家娓娓道來他們的創作起點和內涵。黃思齊感謝泰戈爾與冰心賜予的心靈清泉和創作靈感,寫下兩首散文詩,向心目中這兩位偉大的「愛的使者」獻上敬意。
撰文│黃思齊
新學期又開始了,同時,我們的學習任務也來了。初一語文的課堂上,李老師規定了一項作業,讓我們購買並閱讀冰心的《繁星.春水》,選取自己最喜歡的一首,寫出感悟,並要求每個人都要在課堂上發言,這可是展示我們個性風采的時刻。我翻開《繁星.春水》,一眼就被《春水》中的第34首所吸引:
青年人!
從白茫茫的地上,
找出同情來罷。
詩中的「同情」二字令我怦然心動,我很快就寫下了自己的感悟。課堂的發言輪到了我,我站在前台,娓娓道來:「冰心的這首小詩看似雖簡短,卻點明中心,道出了世上缺少『愛』這一主題。她希望現在的年輕人要對他人、對自然、對社會充滿愛心。但丁說過:愛是美德的種子;雨果說過:人間如果沒有愛,太陽也會熄滅;泰戈爾也說過:愛是理解的別名。可見『愛』這一個字如啟明星,看似近在眼前,卻又遙不可及。但我們往往對『愛』字理解不夠。在中文繁體字中,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愛中間有一顆心,可是現在我們有意無意地把這顆心簡化刪節了。例如,一旦有老人不小心摔倒躺到了地上,路過的行人很少會伸出援助的手,大家都擔心被敲詐勒索;我們人類對自然萬物缺乏同情心,污染環境,破壞生態,屠殺珍稀動物。還有,一些不法商人生產假貨(尤其是假奶粉、假食品),貽害老百姓,就是因為他們心中缺乏愛心,對他人的關懷與慈悲,只想到自己發財。其實想到我自己,在許多方面也做得很不夠,有時,我會瞧不起來北京打工的鄉下人(我們社區打掃衛生的人或撿垃圾的人),覺得他們沒有文化,土裡土氣,顯得很戇頭憨愚。讀過冰心和泰戈爾的詩後,我深受感動,我發現『愛』是他們二位作家的共同主題,我認為他們倆都是愛的使者。」
聞言,老師倏然問道:「那麼,你知道冰心與泰戈爾之間有什麼關聯嗎?」
教室裡一片緘默,我點點頭道:「冰心受到了印度詩人泰戈爾《飛鳥集》的很大影響,走向了寫作道路。她在上大學的時候,偶然讀到了《飛鳥集》,於是開始模仿泰戈爾的小詩風格,寫下許多短小雋永的詩句,記錄在一個小本子上,後來在她弟弟的建議下,取名為《繁星》出版。」
同學們以驚奇和羨慕的眼光看著我。老師有點不敢相信我,問道:「你是怎麼知道的?」
我只好如實說來:「是我媽媽告訴我的。她曾經讓我讀過泰戈爾《飛鳥集》《園丁集》,還讓我背了其中的一些中英文對照的詩句,特別美。」
李老師笑呵呵地問道:「你可以背幾句給我們聽聽嗎?」
我脫口而出:「我最喜歡的一句是:你看不見你自己,你所看見的隻是你自己的影子。英語是:What you are you do not see, what you see is your shadow。」
「你為什麼喜歡這一句呢?你對這一句有什麼樣的見解呢?」
「泰戈爾的詩富有哲理,玄之又玄。我之所以喜歡這句詩,是因為它準確描繪出了人類的淺陋與有限。人總是都自我感覺良好,總以為很了解自己,而他們所能知曉的,所能看見的,只是自己的一小部分,一個虛幻、飄渺、不符實際的影子,一個膚淺的表面罷了。我記得有句名言說:『認識你自己!』如果我們不認識到自己的有限與無知,我們就擺脫不了自己的影子。」
「哇塞,太棒了!」老師和同學們驚訝極了,我竟然能說出這麼深奧、充滿哲理的話來。
「那你能給我們介紹一下泰戈爾嗎?」李老師似乎要把我當成她的替身了,不想讓我下講台。
「泰戈爾是我最崇拜的人之一。我覺得他是個比天才還要天才的人!他從小生活在印度一個很富裕的家庭,接受了良好的傳統文化的教育,打下扎實的基礎之後,在十七歲的時候又去英國留學,他的英語當然很棒了。《吉檀迦利》就是他自己翻譯成英語的,後來他因為這本詩集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。我媽媽告訴我,一百年前,泰戈爾是東方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;一百年後,中國的莫言是第四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東方作家,另外二個是日本的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。」好像還沒有說夠,我繼續補充道:「泰戈爾多才多藝,他還是個畫家和作曲家,印度的國歌就是他撰寫譜曲的,不僅如此,他也是個教育家,創立了印度的國際大學。」
看見同學們睜大的眼睛,李老師又繼續考我:「你能不能給同學們多多介紹一下他的詩歌特點?」
我點點頭,腦中極力回憶著媽媽曾經給我講過的話:「泰戈爾的詩充滿著真摯的愛與熱烈的感情。他的《吉檀迦利》是獻給神的讚歌,是對上帝的信仰表達;《新月集》裡有許多獻給母愛的詩,真誠感人;《園丁集》充滿了哲理警句,抒發他對生命的熱愛和感悟。泰戈爾信仰虔誠,追求真理,他敢於指出人類的種種缺點,善於使用比喻的句子,文字簡潔優美,機智幽默。前些日子,我媽媽還給我看了習主席最近在印度的演講詞《攜手追尋民族復興之夢》,習主席竟然引用了泰戈爾詩歌中的許多句子,我記得其中有幾句,也正好是我喜歡的:『如果你因為失去了太陽而流淚,那麼你也失去了群星』,『我們把世界看錯了,反說它欺騙我們』,『生如夏花之燦爛,死如秋葉之靜美』。」
李老師和同學們聽後,遽然熱烈地鼓起掌來。我臉羞得低下了頭,其實這要歸功於在大學教外國文學課的媽媽;小時候,媽媽總給我講外國名人的故事,泰戈爾就是其中之一;除了家裡書架上擺放的《泰戈爾散文詩選》、《吉檀迦利》等,她還特地從圖書館借了好幾本圖文並茂、裝幀精美的泰戈爾的詩集給我閱讀。媽媽總是告訴我,泰戈爾是第一個為我們東方人贏得世界聲譽的偉大作家,為東方與西方之間的相互理解做出了傑出貢獻,他有關母愛和兒童的詩歌特別適合我們這個年齡閱讀。爸爸也時不時對我叨念幾句:「你要是將來像泰戈爾、冰心一樣,寫出感人的文學作品,老爸一定自費給你出版!」在父母的鼓勵下,我從小學二年級開始,就在電腦上寫作詩歌和小說了,不過大部分是不夠成熟的習作。
在李老師和同學們熱情的掌聲和讚美聲中,我深深地鞠了個躬,走下了前台,心中充滿了對泰戈爾和冰心的感恩,因為是他們教會了我如何去表達「愛」,告訴我「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,便是我們最接近偉大的時候」。
下課之前,李老師又給我們交代了一個新的任務,模仿泰戈爾和冰心的散文詩風格,以「愛」為主題,每人至少寫出二首散文詩。回家後,我趕快取下書架上的《飛鳥集》(那是媽媽送給我的12歲的生日禮物),尋找其中有關愛的詩句,結果發現了許許多多的詩句:「有一次,我夢見大家都是不相識的。/我們醒了,卻知道我們原是相親相愛的。」「我的心把她的波浪在世界的海岸上沖激著,以熱淚在上邊寫著她的題記:『我愛你』 」「我把我的心之碗輕輕浸入這沉默之時刻中,它盛滿了愛了。」「神愛人間的燈火甚過他自己的大星。」《飛鳥集》的最後一首是:「就讓這個作為我的遺言吧/我相信你的愛」。「愛」是那麼抽象那麼難以言說,泰戈爾卻用活潑的比喻、奇巧的想像、靈動的詞語、鮮明的形象栩栩如生地表達出來,讓人很容易理解,感受到他對神、人類和自然萬物的一片摯愛之情。
我驀然明白,這個世界是以愛為核心的,萬物生靈都建之於愛的基礎上;有愛我們的神與人,也有我們所愛的神與人。我想到了媽媽曾經經常告訴我《聖經》中耶穌的話:「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你的上帝」、「愛你的鄰居」,甚至「愛你的仇敵」,我覺得泰戈爾的想法與耶穌的教義很相像。於是我問媽媽:「泰戈爾是一個基督徒嗎?」媽媽回答說:「泰戈爾沒有明確說自己是基督徒或其他教徒,不過他受到了基督教的深刻影響,他的父親創立了『梵社』,就是也在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的『梵』、佛教的『佛』與基督教的『上帝』之間進行匯通,從一個新的視角理解人類的處境。因此,不同文化、宗教信仰的讀者都可以在泰戈爾的詩歌中獲得共鳴,這也是他的博大深厚之處。」雖然我無法完全明白媽媽的解說,不過,我覺得泰戈爾的詩歌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愛(我們的語文教材中就選取了泰戈爾《對岸》、《金色花》等有關母愛的詩),教會了我們如何去愛,給人正能量,而且寫得很美,充滿智慧與靈性。
我慢慢品味《飛鳥集》中的每一首詩,為它們的奇思妙想、洞幽燭微所吸引,如:「月兒呀,你在等候什麼呢?/向我將讓位給他的太陽致敬。」這首詩意味深長:月亮在太陽面前是多麼謙卑,多麼知足。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位置和天賦,如同太陽賜給我們溫暖的陽光,月亮賜給我們溫柔的夢鄉。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堅守自己的位置,人人平等,彼此尊重,這個世界一定會達到泰戈爾和冰心所提倡的美好與和平。另外一首也深深地觸動了我。「瀑布歌唱著:『我得到自由時便有歌聲了。』」這首詩幽默形象,極有趣味,它似乎在諷刺世間的人們缺乏自由,只有那些自然的生靈,才能真正體會出自由的真諦。媽媽曾經讓我背過的一首詩:「生命誠可貴,愛情價更高。若為自由故,兩者皆可拋。」也是這個意思吧?一個人只有擁有了自由,才能發揮自己的才華,像瀑布一樣自由奔騰發出歌聲,隨心所欲地創造。可想而知,「自由」比起生命和愛情的價值還要高,是人生最珍貴的二個字。
就這樣,泰戈爾詩歌中那些關於愛、美、善、自由、尊嚴、幸福的美妙詩句成為我成長中的精神食糧。「鳥兒但願它是一朵雲/雲兒但願它是一隻鳥」。我但願變成泰戈爾筆下的鳥兒雲兒,在天空自由快樂地飛翔。
最後,我要感謝泰戈爾爺爺與冰心奶奶在天之靈,賜給我心靈的清泉和創作的靈感,寫下二首散文詩,獻給我心中這二位偉大的「愛的使者」:
之一
現在是戰爭時期,地球一片混亂。
戰爭分為兩派:雙方戰平,彼此僅剩一人。地球上的一男一女。
也許,他們從前是戀人關系,也許他們只是陌路人。
可是,他們現在是敵人關系。
女人說:要殺快殺,現在的我敵不過你。」
男人說:「彼此彼此。」
他們同時輕輕一笑,同時朝著對方奔跑。
但是,他們在差點一兒就刺刀對方的一瞬間,
同時放下了劍,擁抱在一起。
女人落下了眼淚:「為什麼,為什麼不殺了我?」
男人輕輕回應:「沒有了你,我的存在又有何意義?」
之二
地獄與天堂相愛了,可是它們中間隔著一道叫「上帝」的牆。
有一天,天堂對地獄說:
「你改邪歸正吧,這樣我們就可以不離不棄,永遠在一起了。」
地獄想了許久,最後還是答應了。
從此以後,世上再沒有了惡魔。
因為,愛將惡魔變為了天使。
圖片|"Tagore in his bed, 1940" by Unknown - http://www.oldindianphotos.in/2013/07/rabindranath-tagore-in-his-bed-in.html. Licensed under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