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評:從「笑」談起——關於電影《父後七日》的筆記
《父後七日》中對於台灣傳統儀式的描繪,常讓人莞爾一笑。但這些儀式是否真的如此荒謬滑稽?觀眾的笑聲背後,又隱含什麼樣的心態呢?
片名:父後七日
導演:王育麟
發行:海鵬影業
官方網站:http://7daysinheaven.blogspot.com/
影評:看不見的孤獨
《第四張畫》是部描寫一個僅十歲,卻已遭逢父母離異、年幼失牯、家庭暴力等多重打擊的男孩的故事。然而這則從人生百態中切片下來的小品故事,卻在社工人員的眼中,構成一則問題少年的成長預言/寓言。在虛構故事結束後,一場真人版的生命劇碼彷彿才要開始。
片名:第四張畫
導演:鍾孟宏
發行:原子映像
官方網站: http://blog.sina.com.tw/atom/
舞台下的真實人生---《舞動芭黎,掌聲蕾動!》
片名:《舞動芭黎,掌聲蕾動》(La danse: Le ballet de l'Opéra de Paris)
導演:佛雷德里克˙懷斯曼(Frederick Wiseman)
出品年份:2009年
台灣上映時間:2010年12月(海鵬電影發行)
一場光鮮亮麗的芭蕾舞表演,依靠的不只是平日辛勤練習的舞者,還有不計其數的工作人員;他們經常待在觀眾看不見的角落,默默地向藝術之美貢獻微薄卻重要的力量。
台灣紀錄片導演列傳:朱全斌 VS 郭明珠
洗出內在的真實:《羅馬浴場》
「現實」向來不是中性詞,它意味著妥協與限制;
人人都想逃離,但始終沒有勇氣。
遁入另一時空,你就能擺脫身上的種種束縛,獲得全然的自由與真實?
或者,你所以為的現實,原來不過是自己難以正視的怯懦與不足?
片名∣《羅馬浴場》(Thermae Romae)
導演∣武內英樹
出品年份∣2012
上映時間∣2012年08月(傳影互動)
回到過往,窺探未來:《潛行者》
數千年以來,人類一直竭力追求幸福。但他並不幸福。為什麼?因為他做不到,因為他不知道方法──兩者都是原因。
然而,首先,我們在現世的生活,必然沒有最終的幸福,只能抱著期待,祈求幸福在未來降臨。
因而必得受苦,唯有在善惡的掙扎中受苦,方能鍊鑄靈魂。 ──安德烈‧塔可夫斯基
片名:《潛行者》(Stalker)
導演:安德烈‧塔可夫斯基(Andrei Tarkovsky)
出品年份:1979年
上映時間:2012年10月(2012高雄電影節)
搶救人生大作戰:電影中的時空探索
透過連續放映單獨畫面來說故事的電影藝術,本身便彰顯了時間魔法的巧妙。而在以時空變換為主題的電影中,我們既享受著探索未知的樂趣,也得以盡情揮灑對時間與命運的想像。
捐款
捐款e人籟,為您提供更多高品質的免費內容
標籤雲
事件日曆
目前有 9201 個訪客 以及 沒有會員 在線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