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候變化和經濟危機,是當前人類共同面臨的兩大挑戰,人類必須改變發展模式與生活方式,臺灣更應抓住低碳轉型契機,開創低碳發展之路,全面低碳轉型,邁向低碳經濟。
工業革命以來,人類物質享受大幅增加,汙染負荷與資源消耗等環境問題亦伴隨而來,20世紀80年代,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,開始被正視;但是氣候變化,究竟到達哪一程度會是危險的?科學家認為,2°C可能是一個上限,為了不嚴重破壞生態系統,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不超過工業化之前2°C是有必要的。為此全世界各國應該努力節能減碳,2050年前,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期望能削減80%。否則,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(IPCC)發表的第四次評估報告(2007年),全球變暖,未來熱浪、颶風、乾旱、暴雨、洪水等極端異常氣候文件,將更頻複出現。海洋小島國家面臨海平面上升,遭致淹沒的風險更大。氣候變化是危機,也式轉機,荷蘭在面對大自然氣候變化的環境危機時,全國共識制定一系列因應氣候策略,並將過去填海造陸做法轉變成「與水共生」政策,找到生機,也創造了新的環境商機。
臺灣是一個敏感型島嶼國家,也是高災害潛勢地區,無法避免颱風與地震等天然災害之發生,從生態的衝擊、穩定而充裕的糧食供應到對淡水及海洋的保護等,都需要全球的宏觀及在地的關懷。身為全國最大城市的臺北縣,為因應氣候變遷所造成之影響,特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溫室氣體減量專責正式單位--「低碳社區發展中心」,致力於社區、住商部門節能減碳;並成立「清潔生產中心」,協助及輔導廠商朝向低碳生產邁進;更藉由「永續環境教育中心」,貫徹執行本縣永續環境教育政策,共同打造臺北縣成為全國第一座低碳城市。此外,我們取締汙染、整治河川及建置人工溼地,創造了三十年來水質最好的「淡江奇蹟」;推動垃圾費隨袋徵收、百萬縣民反髒污,締造了連續三年蟬聯「全臺最乾淨城市」的佳績;這是我們所做的努力,也是對縣民低碳轉型承諾的起步。
持續追求世界繁榮與經濟發展的過程,造成環境生態超量負荷,也使資源的消耗達到極限,大自然反撲不斷增加,經濟發展未提供人類平安的保證,在世界持續受氣候暖化所影響的同時,城市可以走在前端,發揮對國家的影響力,做出引領世界潮流的正確抉擇。
臺北縣已開始低碳轉型,努力打造綠建築、綠色能源、循環資源、綠色交通及永續生活環境等五大面向的綠色城市,生態與經濟平衡,城市的發展,不超越環境的負荷極限,綠色永續是新北市的願景,相是一座讓縣民充滿希望、幸福的泉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