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之舌
贴在车窗长镜
徐徐刷过
褪金城市角落
彼时银生命
灵魂尚未氧化
坐在一张空椅上
仍梦见我
盹睡着
写关于它
关于逝去
与未曾到来
褪金城市
若说罗马是花了千年时间腐朽,台北便是朝生暮死,日复一日。
十几年前刚上首都求学,初次见识什么是文明气息。白天废气聚拢在盆地上方,蓝空热得颤动,高楼大厦只是海市蜃楼。下午四、五点,交通渐渐凶猛起来,汽机车飞速竞驰,扬起尘埃,余晖下飘散出一蓬蓬金色浮粒,夹带污染物迎面扑进鼻孔,差点呛破鼻腔黏膜。
这时刻独自走在街上,总有一种末日之感,彷佛目睹城市最后的定格。触目所及,人群无知无觉,照样纷纷扰扰,掠过身边,赶赴即将消逝的繁华,遗留下我凝固在愈发浓稠的弥留状态,非常恐怖。所幸等天色完全暗下,路灯一株株亮起,车灯淋漓流动,城市又复活了,这是它另一面人生,虽然迷离如梦,但比白天华丽灿烂,而我也得以继续活下去,只是有点怅然若失──没人与我一起听见隐含死亡预感的地鸣。
台北不是罗马之类拥有辉煌过去的没落古城;也不像东京裹上一层保鲜膜,竭力保持外观洁净不腐;好莱坞电影天崩地裂的灾难奇景只发生在美国大都会,惊爆一瞬后人类文明灰飞湮灭。台北的衰颓是暴发后的疲惫,彷佛经济起飞那几年的轰轰烈烈耗尽了所有气力,金漆刷上去没多久已经剥落,露出肮脏本色。即使还有许多工地将改变城市面貌,机具铁栅看上去都泛着凄惶锈痕,可以想象建物落成时,台北又旧了一些。
由于时代,由于情势,台北现在比任何城市更有张爱玲「惘惘的威胁」气味。电子和传统媒体争相报导新兴城市的光鲜地貌,一座赛一座前卫的建筑,骄傲地向世人展示玻璃帷幕深处纯金亮泽,对照下台北正一点一点黯淡。然而这新旧错杂的斑驳,是我在此生活十多年的光阴基调。
或许当下能做的,就是再多看它一眼,然后闭上眼,等待残像消褪。
摄影/廖梅璇
本文为节录,完整内容请见2010年5月号《人籁论辨月刊》
想了解更多关于台北的光影印象,请购买本期杂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