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身體疼痛,心靈苦楚時,我們往往難以言語;然而當我們學會克服、超越、與痛苦和平共處後,我們會猛然發現,生命語言透過痛苦淬鍊出的詩與歌、繪畫與音樂、舞蹈與雕塑……竟是無比的豐多采。「痛苦」既然是人生中無可逃躲的功課,唯有面對它的試煉與塑,我們的生命才能真正獲得自由──一種深邃而真實的自由。
目錄
論辨空間
03 誰是壞人?
李禮君 作
讀未來
06 美國大選之後
梅謙立 作
08 讀者來函
專輯
11 行者
♪寧愷王 作
12 引文
編輯部
14 痛苦的救贖──專訪安寧療護推動者趙可式
痛苦可以抹去人們心上的蒙塵,使人逼近生命的核心。
編輯部 採訪整理
22 走出生命幽谷──陪伴受苦者的人
幾乎所有生命的弔詭,全都發生在這趟生死相伴的旅程途中。
夏淑怡、余德慧、石世明、張譯心 作
32 生命尋答的起程
老祖母去世後,我在夢裡遇見她,她倚門望我,小燈昏照的背景一片墨。
鄭慧卿 作
38 陣痛之後
我之所以難鼓起勇氣,克服心靈上最大的痛苦,是肚子裡有新生命的緣故。
新井一二三 作
44 女人為何痛不欲「生」?
專訪台大社會系吳嘉苓教授,揭示產痛與族療、人性與科技之間的弔詭。
編輯部 採訪 李禮君 整理
50 苦與樂:從自殺到自在
我們都活在避免承受痛苦的年代,快樂變成比較容易的解決方案。
沈秀貞 作
56 more……more…more…
關於痛、苦的書籍、機構團體、網站等資源。
蔡宗霖 整理
永泰話象
58 東埔寨印象──兒童篇
有人說東埔寨的兒童是幸福的,天真燦爛的笑容裡根本不懂什麼叫貧窮……
王永泰 文/攝影
人文論辨
66 自由與桎梏──我的政治省察
回溯個人和集體的過去,將有助於獲得嶄新的泉源,以創造我們共同的未來。
魏明德 作 楊麗貞 譯
心靈地圖
78 與痛苦共處
當人們一再要你打起精神,你會不會特別感到厭煩?我會。
隆納德(Robert J. Ronald, S.J.) 作 張令憙 譯
作品
82 瓶淵揚花──彭先誠畫作評介
笨篤 作 月牙 譯
國際
86 從歐洲認同談歐盟彊界
本文探討歐洲的彊界、認同與政治情勢,有助於我們思考自身的身分認同,共同創造屬於我們的未來。
布朗什(Jean-Louis Bourlanges) 作 林美珠 譯
書評
98 回歸生而為人的原點
作者所提出的反省,正是一個人「何以為人」的理由。
張明薰 作
100 尋父之旅
追索三教共祖亞巴郎的身分根源,以試圖面對當前困境的探問歷程。
蔡怡佳 作
影像與想像
102 《生命》──仁者的鏡頭
吳乙峰的鏡頭總是從最低處拍起,與受難家屬共同問天。
沈秀貞 作